嘉義民雄金桔觀光工廠 老品牌有新思惟 找到鹹酸甜好滋味

文/林宜靜
 
嘉義民雄金桔從1960年創辦人蔡海漂創立至今,從傳統金桔加工製作,注入現代化的經營思維,走過一甲子的老字號有新思惟,品牌將一顆小小的金桔變化為各種美味的產品,將金桔與民雄畫上等號,從嘉義發源,現在要走向全世界。


嘉義民雄金桔農莊樹木蓊鬱,入口以金桔意象的燈飾裝置,也是休閒的好去處。

嘉義縣民雄金桔,從第一代創業的理念與堅持、第二代認真打拼、第三代的創新經營,現在第四代已開始接手,代代相傳仍不忘初衷,民雄金桔秉持著創辦人的理念,堅持「自己敢吃的產品才可以賣給客人」,所有產品堅持不添加色素、防腐劑,用自然的糖漬、鹽醃來保留金桔的原始風味。

民雄金桔觀光工廠得稻館陳列品牌發展沿革與各種獎項,執行長廖俐佳指著牆上創辦人留下的七條綱領,員工都要會背。

民雄金桔執行長廖俐佳表示,創辦人蔡海漂早期在明雄農會上班,一次日本參訪,發現日本將農產品加工很精緻,回國後找了幾位合夥人在農會的四健會和農民合作開始研發加工,將金桔變成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金桔一年四季都會生長,在每年十月下旬到次年三、四月是金桔成熟季節,採收的果實製成的加工品最能保存其金黃原色和天然品質,由於不添加防腐 劑,自然防腐是通過使用甜或鹹來實現,一甲子的老品牌,民雄金桔守住傳統,也不斷追求卓越和創新。

民雄金桔以穩健踏實的韌性度過幾次經融風暴,觀光工廠綠樹成蔭,多元經營露營休閒區。
「初期沒有品牌包裝的概念,做好的金桔醤用紅紙寫黑字就去賣了」廖俐佳說,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有趣,不過產品包裝雖然簡陋,但品質保證,創辦人為品牌立下七條綱領,經營企業賺錢不是唯一的目
標,要重視品質而且不斷創新;第二代蔡得益接手,希望將金桔變成民雄的地方特產,行銷手法更務實,帶著農民種植金桔,並負責收購、加工和銷售,來增加農民的收益。由於金桔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初期針對學校老師為主要銷售對象,另外訓練一批推銷員到高雄一區一區掃街推銷產品,有很不錯的成績,逐漸打開民雄金桔的知名度,民國73年獲台灣區第一屆優良食品評鑑金牌獎。
創業難,但要維持永續更難,第三代接規模與經營方式現代化,除了傳統通路,優化包裝開闢年輕、文青商品店,隨著網路興起打開多元銷售通路,把產品銷到國外。
從金桔核心食材,民雄金桔不斷研發拓展,申請政府專案,與食品研究所合作研發新產品,結合現代化製造技術,使金桔產品種類變得更加多樣,包括金桔蜜餞、果醬和金桔一口酥、像甜桔餅選用金黃色成熟金桔,脫酸、脫籽蜜煉成品,不竹含色素和其他添加物,是傳統婦女坐月子的滋補點心。

從休閒農莊到觀光工廠的轉型
民雄金桔執行長廖俐佳表示,台灣加入WTO之初對國內的農產品加工業衝擊很大,國外農產品進來競爭壓力很大,不敷成本虧損連連,一度經營不下去,念及創辦人的創業維艱,民雄金桔咬牙硬撐,員工也共體時艱輪流上班;民雄金桔將原本加工廠轉型為休閒農莊,接待團體客人,提供露營和烤肉設施,舉辦教會野外禮拜活動開闢財源。到了民國100年,工廠再次轉型為觀光工廠,開放客人參觀金桔的生產線,體驗DIY金桔產品製作過程。

永續發展與社區關懷
近幾年ESG永續觀念抬頭,民雄金桔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減碳工作,邀請專業老師進行碳盤查,尋找減碳的可行方案。工廠並結合學校和社區推動生態之旅,關懷社區據點,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執行長參與志願和社區教會活動。

進入5G時代,今年數發部數位產業署5G文化科技落地計劃支持下,整合嘉義縣15家工廠觀光,共同打造「5G AI智慧導覽行銷平台」,透過導入AI導覽以及與高互動性,迎合時代脈動與新世代消費巿場,在觀光工廠既有的特色下加值PLUS,邁向智慧觀光的新領域,民雄金桔也是重點轉型加值的觀光據點。

走過一甲子,我們看到了一家在傳統產業中找到現代創新平衡的品牌,將一顆小小的金桔變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產品。民雄金桔觀光工廠的成功故事,不僅是一個品牌的發展史,也是一段地方文化和產業的美好記憶,透過5G科技的加值,可預期未來也將繼續發光發亮。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