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今年在數發部數產署「地方文化特色整合5G應用與落地計畫」支持下,運用5G科技結合舞蹈創作的《文明馴服》看到數位原生Z世代年輕人對於科技的敏感性和新思維,當科技不斷在引領人類往前疾駛走向未來,新世代對於科技有著截然不同的想像與觀點。
由嘉義雯翔舞團策畫演出的《文明馴服》透過數位原生Z世代年輕人對於科技的觀點,意境充滿文學性。演出 / 雯翔舞團 攝影/葉亦翔
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特別顧問,受邀擔任《文明馴服》的製作人張歆宜表示,對於這一代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而言,他們從小就浸淫在數位科技的環境中,以科技為日常,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網路遊戲都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手機是與科技連結最直接的媒介,拍照、錄影、支付、上網甚至儲存都在雲端,這群年輕人是如何看「科技」這件事?從《文明馴服》可以看到Z世代對於科技的敏感性,當科技不斷在引領人類往前疾駛走向未來,科技對於過往生命經驗的反思與影響。
嘉義縣首部運用 5G 科技與舞蹈表演結合,手機拍攝舞者肢體動作與過往生命經驗交疊重現。演出 / 雯翔舞團 攝影/葉亦翔
由雯翔舞團執行的《文明馴服》是嘉義縣首部運用 5G 科技高速度、低延遲的特性,結合手機即時影像流轉投映在舞台上,演出時舞者身上的手機,在舞蹈同時同步拍下身體舞動時動態影像,並即時投射流轉在舞台上,畫面交疊著在他們身上經歷過不同時空的記憶,如同舞者的內在與外在、過去與未來相互對話。
編舞家郭爵愷表示,「大家聯想到科技,總是想到是嶄新、直接的指向未來,但其實科技更可以成為回到過去、保留溫度、打開自己、面向人群的媒介。」從小學舞的郭爵愷以舞蹈這件事,透過科技的敘事手法來講過往的生命經歷,舞者在舞台上每一場精湛的演出,背後蘊藏了無數的練習、失敗與重來;從創作編舞過程,不斷自我探問:為何喜愛舞蹈?《文明馴服》透過作品將舞者的生命歷程攤開,透過5G傳輸「高速度」與「低延遲」特性,將虛擬與真實影像交錯融合,創造出多層次的視覺場景,台上舞者與台下觀眾共鳴很強烈。
張歆宜表示,《文明馴服》從開始發想、編劇到執行,就希望儘量從年輕人的想法去看科技的運用,來吸引、貼近年輕觀眾,也有助拓展、激發年輕世代對藝術和科技的興趣。雖然這是一齣強調文化與科技跨界的作品,但幾乎不會感受到科技的炫耀張揚,編舞者用一種近乎文學性的質感,將文化與科技共融內化。
透過數位科技等媒介,現代舞傳達給觀眾的視覺、聽覺的衝擊和情感的共鳴性更為強烈。演出 / 雯翔舞團 攝影/葉亦翔
團長創辦人郭玉雯表示,《文明馴服》非常具有指標性,相較於傳統的表演藝術形式,透過數位科技等多種媒介,觀眾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視覺、聽覺的衝擊和情感的共鳴,將現代舞蹈與影像及5G數位應用相結合,演繹出科技舞蹈創作的更多可能,為嘉義的藝術文化注入一股新活力。
雯翔舞團的團長郭玉雯率年輕團員謝幕,《文明馴服》首演後將繼續推展到校園的藝術課程中。演出 / 雯翔舞團 攝影/葉亦翔
《文明馴服》於2024年9月13-15日在嘉義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演出後,雯翔舞團也將推展到藝術教育課程「5G科技藝術體驗演出計畫」中,將科技與藝術結合的作品,帶入嘉義包括國小、國中與高中四所學校,讓藝術種籽往下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