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關於基地
成立緣起
基地環境
交通資訊
營運時間
基地服務
業師輔導
場域驗證
課程培力
巿場鏈結
場地租借請聯繫我們
最新消息
基地公告
活動訊息
新聞露出
生態圈News
進駐團隊
走讀嘉義
文化科技地創
文化科技人文
觀光工廠系列報導
文化融合科技
進駐申請
合作提案
數位轉型學院
首頁
關於我們
關於基地
成立緣起
基地環境
交通資訊
營運時間
基地服務
最新消息
進駐團隊
走讀嘉義
進駐申請
合作提案
數位轉型學院
我的最愛
購物車
登入
首頁
5G+1文化科技產業聯盟成立 讓文化北迴豐沛產業人才
文/鄒淑文
嘉義縣文觀局指導、中央及地方觀光文化產業共同發起「5G+1(嘉義)文化科技產業聯盟」27日舉行成立大會。副縣長劉培東喊出「科技南下、文化北上、人才國際化」聯盟目標,希望由聯盟扮演火車頭、與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新創團隊攜手、帶領文化藝術、觀光工廠等各產業多元創新發展;美國矽谷很多新創在車庫創業,嘉義的新創基地從倉庫培育創業。
劉培東強調,為推動5G 文化科技落地嘉義、去年底文觀局成立「文化科技創新基地」,目前20多家AI、AR/VR/MR等新創團隊進駐,藉由以大帶小,將科技融合文化內容,開展XR沉浸展演模式,爭取文化部黑潮計劃,讓文化成果北上參展,甚至國際化;另嘉義觀光工廠、宮廟也在5G科技整合應用下,有了新的演譯,持續以新科技及新思惟、讓文化科技根深嘉義。
5G+1 嘉義文化科技產業聯盟成立大會 27日列車起航。
劉培東提到,文化科技產業是一個多元化的領域,結合了文化藝術、新創科技及場域業者,以文化展演為例,要將在地文化內容、藉由新科技形成新的展演方式,整個產業鏈相當長;若以觀光產業村來看,以科技創造新的商模開發新巿場,落地成本高;聯盟成立等於建立文化科技產業生態系夥伴,只要建立成功的示範點,就複製在其他產業。
此次聯盟在中央5G文化科技政策支持下,匯聚文策院、文化科技發展協會、TAVAR協會等產學資源,及基地新創團隊等科技能量,與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光工廠暨文化產業發展協會、嘉義縣觀光商圈發展協會、新港文教基金會、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等文化產業代表共組強大聯盟,全力發展嘉義文化科技願景。
嘉義文化觀光局局長徐佩鈴表示,發展文化科技是全球趨勢,要將文化力變成品牌力,讓更多人看到,科技就是最好的媒介。嘉義觀光工廠林立,傳統藝術文化豐沛,聯盟的成立主要希望「化零為整」縮短產業轉型期,並藉由盤點地方文化科技的需求,帶動在地文化科技新創能量,在文化融合創新的過程中,從學校到產業全盤孕育相關人才,帶動文化觀光新產業。
文化科技發展聯盟成立將由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担任祕書處角色,聯盟成員彼此要各擅其長,聯盟扮演火車頭、並與文化科技創新基地共同鏈結資源、扶植新創能量、除了定期規畫參訪、舉辦系列文化科技數位轉型課程、善用基地的POC各項資源設備助攻產業轉型。
基地計劃主持人鄒淑文表示,產業聯盟成立階段目標有三,一、加強新創與文化產業的整併與合作、藉由新創技術能量推升產業轉型;二、與基地共同培育文化科人才、舉辦文化科技創業競賽、專業課程訓練共同練兵;三、援引各聯盟合作顧問資源、參與相關海內展示,要將文化北送,其至輸出國際。
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左)、數發部數位產業署主任秘書黃雅萍共同為聯盟成立簽名見證。
聯盟成立後,將攜手文化發展協會、基地共同舉辦「5G+1文化科技創新競賽X北迴人才培育計劃」,瞄準嘉義古蹟文化場域,透過出題練兵,強化學生及新創團隊科技應用能力、藉由AR/VR/MR虛實整合應用、發揮文化溫柔又堅韌的力量、培養人才詮釋在地文化,為地方說故事,預計5月展開徵件。
基地展示新創AR VR AI應用,未來也會開放學校、民眾 預約免費體驗。
回列表頁
— 分享 —
— 你可能還想看 —
文化科技X法律產業交流小聚
嘉義AI數位轉型學院開課 為產業升級提供 AI 實戰力
科技教父施振榮來嘉 以微笑曲線為農工科技創造價值
經濟部30人以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課程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