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嘉」速前進,文化內容策進院與嘉義縣政府攜手合作,於7月23日在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舉辦「跨區跨域媒合產業小聚」,邀集超過40組文化科技、影視製作、新創業者與國際藝術團隊參與,發展數位內容產業。
文策院 x 嘉義縣產業媒合小聚參與者眾,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嘉義縣綜規處、新聞行銷處、經展處等代表、文策院南部營運中心主任吳商平及嘉義在地業者及大南方新創團隊。圖/文策院提供
此次活動承接文策院與嘉義縣於今年初簽署的合作意向書(MOU)精神,深化文化科技人才培育、投資與補助雙軌並行、ESG與文化的跨界媒合,攜手打造南方創業生態系。活動以一對一媒合、實戰案例分享、業者Pitch交流等形式,讓創意與產業精準對接、深化合作。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表示,文化不僅是靜態的遺產,而是一種與科技共進。嘉義在轉型的這幾年,縣府積極建構文化科技生態系,並攜手文策院,打造涵蓋影視拍攝、文化科技、內容開發與ESG推動的多元合作平台。此次媒合小聚,就是要讓地方的創新能量,與中央資源、企業市場有效對接。
(左起) 故宮南院教育展資科于秉儀、冷研科技魏毅明總經理、光禹國際集團總經理謝宗耀、亞洲無人機 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侯信宏專案經理、文策院南部營運中心主任吳商平、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嘉義縣綜規處、新聞行銷處、經展處等代表、文化科技創新基地計畫主持人鄒淑文、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視覺組組長廖惠玲、Funique鄭卜元董事長、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王文志創辦人等一起與新創交流。圖/文策院提供
文策院也強調,嘉義縣不僅具備厚實文化風土,更具數位應用潛力。透過國發基金投資、內容產製補助與ESG導入,提供創業者一條從開發、驗證到商業化的全方位支持路徑,加速文化X觀光X科技的轉譯融合與商業應用。
小聚當天現場交流熱烈,五組來自嘉義或與地方連結深厚的業界代表輪番登場,包括:光禹國際分享羊角藝術村如何以文化場域翻轉地方產業、冷研科技揭示碳索館的綠色創新、故宮南院帶來無人機結合IP的新型展演、Funique則透過《戲分茶》展現沉浸式MR內容的魅力,跨域創新的實例引發與會者高度共鳴。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強調,新創之間可藉由各自專業「拉幫結派、一起向前行」。圖/文策院提供
徐佩鈴局長指出,縣府也同步串聯地方型SBIR、青年創業補助、文化科技競賽與影視拍攝補助等跨局處資源,建立起「拉幫結派、一起向前行」的文化創業支持體系,讓有志之士從不同入口走入嘉義、落地生根。
徐佩鈴會中提到2026台灣燈會將再度於嘉義縣登場。預計以「新嘉義」為主軸,結合無人機展演、多媒體光影與數位內容策展,展現一場結合文化、藝術、科技與觀光的國家級沉浸式體驗。更希望藉由燈會做為文化與創新最佳驗證。
文策院 x 嘉義縣產業媒合小聚企業與新創團隊媒合熱絡。圖/文策院提供
嘉義縣知名國際地景藝術家王文志(中)、睿至Funique 董事長鄭卜元(左)文化與科技交流對話。圖/文策院提供
本次產業小聚不僅是合作的延續,更是文化科技產業「嘉」速前進的實踐場。透過平台搭建、資源共構與人才培力,嘉義正加速邁向文化科技的創新重鎮,打造文化產業鏈的南方據點,也歡迎更多創意夥伴「來嘉」、在地青年「回嘉」,也透過科技,讓文化北上、甚至輸出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