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在地宮廟企業獻愛 弱勢家戶「甘」心滿滿

嘉義縣社會局結合社團法人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舉辦「暖心暖胃愛心待用餐計畫」,目前待用餐服務專案受益對象逾6萬6,000人次,服務嘉義近10個鄉鎮市。嘉義縣社會局今(9)舉行捐贈儀式,縣長翁章梁頒發感謝狀,感謝給在地企業、宮廟、團體獻愛照顧在地弱勢民眾。


嘉義縣長翁章梁與在地企業、宮廟代表等捐贈團體共同啟動捐贈儀式。 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提供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縣物資銀行由社會局委託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辦理,在服務過程中,發現部分經濟弱勢民眾不僅有乾糧類及民生用品物資需求,有些因身體或是環境等限制,無法自行料理三餐,又因經濟壓力而無法顧及營養均衡,嘉義縣物資銀行創新辦理暖心暖胃「甘」心待用餐服務,透過媒合不同類型待用餐店家,增加餐食選擇。

 


暖心暖胃「甘」心待用餐服務鄉鎮有梅山鄉、義竹鄉、水上鄉、溪口鄉、竹崎鄉、朴子市、新港鄉、鹿草鄉、太保市及阿里山鄉等10個鄉鎮市。 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提供

嘉義縣社會局局長張翠瑤表示,暖心暖胃「甘」心待用餐計畫除了當地公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慈善社福團體可提出資源申請外,另在地友善店家,也能主動發掘不諳社福資源之在地弱勢家戶,協助通報給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運用民間力量共同建置守護網。

今年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提供專案補助,包括嘉義市城隍廟慈善會、嘉邑玉皇宮、后政企業、合騏工業、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嘉義縣慈覺行善會、阿里山櫻山大飯店、春輝產業、松川精密、勤誠興業、嘉義縣大鵬慈和會、嘉義縣朴子配天宮、勤億蛋品科技、翔閔企業、財團法人嘉義縣私立游寅丑游吳變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等陸續加入公益行列。


文化科技創新基地團隊陪同嘉義縣社會局局長張翠瑤體驗XR數位應用。 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提供


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理事長呂文正表示,透過系統數位化,各社福單位服務過程中,如有需協助個案可於「嘉義縣慈善資源暨物資銀行整合服務平台」-「待用餐專區」提出申請,目前已超過50個以上店家加入愛心行列,未來盼有更多在地企業或宮廟團體、店家等加入愛心待用餐服務行列,讓18鄉鎮市的弱勢家庭都能享受到熟食類的餐食服務。縣府今年特別於嘉義文化創新共基地舉辦「2025年嘉義縣暖心暖胃愛心待用餐捐贈儀式」,翁章梁致詞強調,去年在數產署支持下成立基地,今年縣府也接續營運工作,透過基地進駐團隊及科技數位應用未來能加速產業數位轉型。當然,也能透過基地數位應用結合企業、商家布局AI時代並築巢引鳳。

嘉義縣長翁章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在地企業或宮廟團體、店家等加入愛心待用餐服務行列。 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提供


嘉義縣社會局結合社團法人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舉辦「暖心暖胃愛心待用餐計畫」結合在地宮廟企業獻愛甘心滿滿。